凡選購產品都,價格都是重要的參考因素,特別是如倉儲貨架這樣的工業(yè)定制品,恐怕價格會讓很多人對本來感興趣的交易漸漸遠離。然而,在工業(yè)產品、非標定制設備的采購中,真的是價格低了,消費方就得到諸多實惠了嗎?小編看來未必啊,有的貨架供應商在多家競爭中總是低價來贏得客戶,然這樣的情況怕是會帶來以下的“不實惠”的地方。
誠然,價格低了,意味著采購成本會就會降低,對于一些需求方來說開銷減少,壓力會減輕一些。但在這個供大于求的社會里,一個項目可能會出現多個廠家或者供應商去角逐,為了掙錢,真的不排除一些不合理的競爭的出現。
第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容易出現產品質量上的隱患。品質決定價值,產品價值直接體現的就是它的價格表現。拿倉儲貨架來說,這是重要的倉儲設備之一,貨架裝載的是貨物,通常被批量化的放貨使用,如果處于低價的狀態(tài)下采購貨架,有些供應方為了還可以賺錢,就很可能在材料上想想辦法,或者可能在設計上予以改動。這樣的狀態(tài)下,雖然是采購成本下來了,但很顯然它所他來的使用上的不便利以及可能的安全隱患是害人的。
第二個可能出現的是產品交貨期問題。采購東西,尤其是需要定制的設備等產品,當然是希望越早交貨越好,這樣的想法供需雙方都可以理解,但一些情況下,并非如您所愿。當只有幾個貨架與上百組貨架同時需要生產的時候,一般情況下,都是先做多的。制造貨架不同于其他產品,數量越多反而越好生產,交貨周期也就越短。再者,本來利潤已經很低,而數量又少,這交貨時間上顯然沒有優(yōu)勢。當然,這在采購中需要予以書面標明。
第三個可能的是產品售后及服務問題。當產品的價格被壓得很低的時候,在售后服務上往往也不如“實在”的價格那么齊全了。本來廠家賺的錢已經很有限了,如果再因客戶使用不當出現的一些問題,需要進行維護,這顯然需要費用的。而且我們做倉儲貨架,客戶很多都是外省的,如果進行很好的售后服務,由此產生的各種花費也需要需求方來承擔,恐怕大多不怎么愿意吧。